發布時間:2012-08-27 00:00:00 瀏覽次數:次
目前中國企業生產的高質量挖掘機的核心液壓元件用的都是依靠進口,于是不僅成本大幅上升,更要受到國外的制約。川崎曾在公開場合坦言,他們給外資企業和給中國企業的產品技術水平都是不一樣的,人家把剩下的給我們,還得考慮考慮給多少。無奈本國的整機與零部件企業之間又長期存在著斷層,整機企業不知道零部件企業在做什么,零部件企業又不知道整機企業需要什么,于是零部件的技術水平總是跟不上整機企業的要求和想法。
中國有句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國的企業個個都想做這樣的麻雀,看來清王朝“閉關鎖國,自給自足”的思想似乎成功地根植下來了。主機企業不愿意合理的利用社會資源,而是自己去弄個液壓件廠,想把所有環節的錢都自己賺走。但液壓件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它需要一個文化和技術的積淀。迫于這些壁壘,整機企業就開始走并購,想要以此來獲得高質量核心技術,但事實上我們得到的技術都是人家幾十年前的。越來越多的整機企業涉足液壓行業,但市場需求必然不會因此而增長,自然就會導致重復建設、惡性競爭。長此以往,我國的液壓行業別說“小康”恐怕連“溫飽”都難。
而原材料的研發是個投資大、周期長、收益小的事情,液壓件所用的某些特種鋼,一年也用不了多少,但這些卻只能都靠進口,2011年我國所有的特鋼產量為3000萬噸左右,每年的進口量基本保持在300萬噸以上,占比10%以上。從我國特鋼產品進出口的數量和價格比較可以看出,特鋼進口需求很大,而且幾乎所有品種的進口均價均顯著高于出口均價,但哪怕是百分百的利潤,也才能賺多少錢?自然不如生產房地產用的普通鋼賺錢,那都是整火車地賣,即便只賺1%,也比研制特種鋼賺錢。做企業的是要賺錢的,沒得賺他怎么會去研發,這就需要國家的一些資金支持、鼓勵政策和獎勵機制等來正確引導了。
還有一個資金,國外企業就規定必須現款,否則就不給東西,但中國不行,中國東西賣出去了,錢還拿不到。整機企業購買國產液壓件不給全款,只給30%。導致很多零部件企業根本就不敢接整機企業的大批量訂單,因為出貨后短期之內又拿不到全款,大量的資金被拖欠,就很容易導致資金鏈的斷裂。
不可否認,在某些液壓件的高質量產品上,我國的技術水平確實有不足,但絕大部分的產品是能夠滿足要求的,但很多時候終端用戶只是盲目追求品牌,覺得只要是進口的就比國產的好,所以整機上要是配個進口液壓件,就好賣些,往往是配備進口液壓件的比配備國產液壓件的要貴10%,但實際上都是一樣的,就是外形不一樣,標牌不一樣,這就是我們不正常的消費觀念。